心房纤维性颤动又称“房颤”,这个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从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这个数字还将逐年递增,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目前随着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房颤”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接下来的时间密码君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说本来有规律跳动的心脏现在跳得不规律了,原先由心房和心室共同完成的任务,现在只能由心室独自完成。“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患者的心房就像生了“抖抖病”,每分钟颤动的频率高达300次—600次。这种极不协调的“乱颤”,会使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导致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等症状。
“房颤”患者的左右心房的心肌出现电紊乱,无法步调一致的收缩、舒张,此时心房内的血流会产生旋涡,局部凝血因子的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启动凝血过程,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就容易形成多种多样的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脑卒中了,俗称“中风”;还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房颤”一旦发生,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学重构等,使房颤会越来越难以治疗,因此做好“房颤”的预防和尽早找心脏专科医生帮您找出房颤的原因,制定方案来尽可能的减少房颤发作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从现代医学上来看,最常见的“房颤”原因有:高血压、甲亢、肥胖、呼吸睡眠暂停(OSA)、过量饮酒或摄入过多咖啡因饮品等。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上述高危因素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房颤”的发作频率。
上述这些都是通过改善外部的环境或自身的身体条件来控制疾病,但是疾病还与我们的内因--遗传因素也就是我们的基因息息相关。研究表明,KCNN3基因编码小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通道,是受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细胞膜电位影响的钾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电生理特点,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KCNN3编码的蛋白亦广泛存在于内皮细胞中,能够改变血管张力,因此SKCa在心脏节律及血管张力的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房颤动患者更应注意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蛋白质与维生素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柠檬等。
※不吃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对于房颤患者是白害无一利。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积极治疗原发病
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注意不良反应
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多休息保健康
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检测针对“房颤”的易感基因,得知自己将来的患病率,可以更科学的进行健康管理避免疾病的发生并通过体检将早期的疾病发现,提高治愈率。密码君希望大家都可以了解自身的遗传密码,让基因保护每一个人的健康。